魅蓝Note的变革是多方面的,而屏幕方面的改变却让不少用户难以琢磨。例如此前魅族MX的屏幕比例是3:2、MX2的屏幕比例是16:10、到了MX3和MX4,这一数值成了15:9,总而言之在屏幕比例上魅族一直在变更和尝试,而背后其实也是魅族对于手机屏幕操控体验的不断调整。但是此次魅蓝Note却采用了主流的16:9屏幕比例,而这和魅族创新的属性显然有悖,那魅族为何要采用普通的屏幕比例?魅族经典的屏幕特性,例如超大视角范围、超窄边框等是否会被取消,这点相信也是不少用户所关心的。
首先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魅蓝Note为什么要使用16:9的标准分辨率屏幕比例?而这是否和魅族当年所谓的“15:9黄金屏幕比”有所冲突?
如果你从魅蓝Note的定位上去看就可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这是魅族在产品上不得已的妥协。虽然16:9的主流屏幕尺寸受到不少用户的叫好,但事实上相比较15:9的MX4来说,16:9的屏幕比例可以让魅族直接采用现有的显示面板,无需再去二次定制。而这无疑会在成本上大大降低,对于一款千元级的产品来说,迎合主流需求同样是不错的思路。
另外谈到息屏美学上,魅蓝Note的屏幕使用GFF全贴合技术,实际上会比主流的OGS全贴合在生产中更容易产生缝隙,但成本显然也更低,而良品率则会更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魅蓝Note在某种程度上是魅族对产品的妥协,而最大的原因则是缩减成本,实现更低的定价。所以从这点上看,魅蓝之所以定价999元,而不是799乃至更低,确实有成本方面的因素。
实际上除了魅蓝Note使用GFF全贴合显示屏外,红米Note也同样使用该技术,可以说这是业内千元机的潜规则处理器。但有所不同的是,魅蓝Note使用了1080p级别的显示屏,而红米Note为720p级别,既然如此,魅蓝Note和红米Note在屏幕方面的显示效果有多大差异?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测试。
将图片放大到100%,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红米Note的像素点,而魅蓝Note则表现相对细腻不少。事实上,在体验中无需放大到如此之大,仅从正常感官依旧可以发觉到两者在屏幕细度上的差别。
而除了分辨率,魅族屏幕的贴合程度和窄边框处理在国产机中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虽然魅蓝Note没有使用MX4那样的超窄边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领先竞品不少,依旧有着很不粗的产品识别度。
关于这个窄边框我们不妨来个对比特写,我们将魅蓝Note与红米Note进行边框对比,很明显看到魅族在边框方面的优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窄边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觉,在操控上也同样重要。由于屏幕尺寸达到5.5英寸,所以实际上任何一点的收窄都是提升单手握持的有效办法。所以虽然魅蓝Note此次使用16:9的机身比例,但配合76%的屏占比和窄边框,在目前千元5.5寸产品中,它都能够脱颖而出。
接下来则是色彩的部分,我们将魅蓝Note、魅族MX4、红米Note 4G版放在一起,进行了色彩过渡的对比。在灰阶测试中,魅蓝Note的表现和MX4高度一致,对黑色的显示更为细腻一些;而在RGB标准色彩显示上,放在中间的红米Note 4G版的三原色过度最不自然,色阶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分界线效果。
同时在可是角度方面魅蓝Note也全面超越,两个45度角下魅族的可是效果都要好过小米系列。只是在对比魅族MX4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到后者的色彩真实度要好过魅蓝Note,这也反映出了千元产品和中端定位产品的一些微小差距。
而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无论是屏幕边框厚度、色彩还原真实度,还是我们常说的可视角度,魅蓝Note都优于此前的红米Note 4G版。说之为新的千元机屏幕标杆,也并不过分。
另外对于需求更高的用户来说,虽然魅蓝还算得上好用,但是屏幕各方面的表现和1799元的MX4有所差距。例如魅蓝Note使用的16:9屏幕比例在浏览网页时会比15:9的MX4内容更少,此外屏幕材质和工艺自然也不如旗舰级的MX4,但如果你的预算在1000元左右,那实际上魅蓝Note依旧是目前千元机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