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德姆拉解释说:“使用石油制成的汽油是一种原始手段,如果不违法的话,可持续生物燃料将得到广泛运用。喷气引擎的效能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令飞行成本大大降低。到2045年,飞机将配备超音速冲压喷射装置,可数倍突破音障,这样一来,往返伦敦与悉尼的飞行时间将缩短为不到一小时。”
在关于运输的问题上,皮尔森博士补充道:“到2045年,满大街都是自主驾驶的汽车和货车,汽车不再为个人所有,因为电子网络是由公司和政府机构操控。公路将利用感应电为汽车供能,同样,‘直线感应自行车道’也将为自行车提供动力。借助直线感应动力与安装在自行车上的金属板,自行车可以快速在这些车道上行驶。骑车的人可以自己踩踏板,也可以使用助力系统偷懒,特别是在上坡时。”



然而,公路和自行车道可能会变得多余,因为随着通讯手段的革新,人们将不再需要通勤去办公室。电影《回到未来2》对通讯技术的预言很正确。影片中,马蒂与同事通过视频电话进行工作沟通,布朗博士则拥有一台面部识别机器和一个脑波分析仪。
斯威本科技大学的菲利浦-布兰奇指出,到2045年布朗博士的脑波分析仪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使得心灵感应成为一个可行的网络接口。布兰奇说:“这项技术进展速度之快令人称奇。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大脑实现对机器的控制。在科幻片《火炬木小组》中,我们看到一种隐形眼镜,它可以传输所有配戴眼镜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不过,我不确信未来30年后的这些科技突破能持续不断发展下去。
或许,在人类世界中,会出现一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大毁灭。或许,30年后科技发展会减速下来。又或许,我们会经历一次进化性变化而非革命性变化,现有的技术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快、更复杂一点。再或许,这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大毁灭会导致现有基础设施与电信系统的崩塌,我们又重新回到纸与笔,甚至更原始的时代。”(彬彬)
图注:
1. 未来学家皮尔森博士相信,到2045年超高建筑物将具备人工智能化“个性”,能够和人说话。一旦需要维护修理或者打开加热系统,家庭和办公室将从散布在各个地方的众多传感器上收集数据,并自动进行相应处理。
2. 随着建筑设计师竞相设计建造全球最高楼,皮尔森博士指出,这些高楼需要搭载可利用磁耦合和推进系统的新型电梯。目前,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德国工程师已经着手研发名为Multi的类似技术。
3. 蒂森克虏伯公司的结构就运用到了磁悬浮技术,使得电梯轿厢可迅速平稳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运行。皮尔森博士相信,到本世纪中叶,超高建筑物将高达数千米,有些超大建筑物将具备类似小城市的运作功能。图中是蒂森克虏伯公司的测试塔。
4. 由于这些超级建筑物直入云宵,高楼上的窗户将被增强现实屏幕取代,以便人们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目前,这项技术已由美国加州Sonte公司研发。Sonte薄膜由塑料制成,其尺寸和透明度可按要求定制。
5. 未来的建筑物将由半透明混凝土塑料和会变形的材料砌成,具备自动修复功能。与此同时,在具备超级性能的外骨骼帮助下,建筑工人将变成半人半机器的超人。
6. 这些机器看起来就像电影《异形》中,由西格妮-韦弗饰演的艾伦-瑞普莉使用的外骨骼。
7. 在电影《回到未来》中,有很多失败的预言,如到2015年我们将拥有会飞行的汽车,这可能要到2045年才能实现。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飞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8. 汉姆扎-本德姆拉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一名工程师,他认为到2045年飞机将变得更轻,并植入大量传感器,这使得飞机在受损后可以自动修复。布里斯托大学的化学家已研发出一种自我修复化合物,令机翼可以像人的皮肤一样,在受损后自我愈合。
9. 这种化合物包括向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添加中空微滴,一旦它与催化剂接触就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液态修复剂变硬实现裂缝修复。
10. 皮尔森博士补充说,到2045年,满大街都是自主驾驶的汽车和货车,汽车不再为个人所有,因为电子网络是由公司和政府机构操控。公路将利用感应电为汽车供能,同样,“直线感应自行车道”也将为自行车提供动力。
11. 然而,公路和自行车道可能会变得多余,因为随着通讯手段的革新,人们将不再需要通勤去办公室。电影《回到未来2》对通讯技术的预言很正确。影片中,马蒂与同事通过视频电话进行工作沟通。
12. 斯威本科技大学的菲利浦-布兰奇指出,到2045年布朗博士的脑波分析仪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使得心灵感应成为一个可行的网络接口。布兰奇说:“这项技术进展速度之快令人称奇。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大脑实现对机器的控制。”
13. 然而,布兰奇相信,未来可能会发生一次经济大毁灭,使我们回到使用纸和笔而不是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