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能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中,凡涉及激光雷达者,使用的几乎都是美国Velodyne的产品。
随着人们对智能网联电动车关注的不断增强,电池、芯片已经成为了“日常”话题,相关信息层出不穷。尽管激光雷达没有像前两者那样备受瞩目,但是其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通俗来讲,激光雷达被比喻为自动驾驶车辆的“眼睛”,这个比喻蛮形象的解释了激光雷达起到的作用——看。激光雷达作为三维传感器,是车辆“大脑中枢”做出判断前期的基础数据来源之一,车辆大脑将数据转换为有用信息,再发出行为指令。
因此,激光雷达也是实现自动驾驶落地“最后一公里“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自动驾驶的必备组件,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然而在该领域,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目前能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中,凡涉及激光雷达者,使用的几乎都是美国Velodyne的产品,其激光雷达产品是行业标配,占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激光雷达正在加速大规模“上车”
激光雷达在乘用车上的应用正如同过山车一般发生着变化。汽车激光雷达目前主要用于辅助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协助汽车认知路面自然环境,自主整体规划行驶路线。同样,激光雷达通过从激光器中以每秒数百万的速度发送光脉冲,这些光脉冲从物体上反射回来,并被传感器接收,车载计算机以此创建车辆周围环境的3D地图。激光雷达可应用于ADAS系统,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车碰撞警示(FCW)及自动紧急制动(AEB)等。
根据2021年的数据,全球用于汽车与工业领域的激光雷达出货量预计达3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 21 亿美元,相较 2020 年增长了18%。地形测绘仍是激光雷达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据6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工业领域,占据27%的份额。
然而在这组数据中,无人驾驶出租车、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风能和国防等领域占据剩下的13%。但是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推进,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很快将发生改变。
一方面,乘用车领域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正不断攀升。自2021年以来,其他车企,例如Lucid、雷克萨斯和梅赛德斯奔驰等纷纷集成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激光雷达,来自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例如小鹏、蔚来等也是不甘落后。毫无疑问,激光雷达“上车潮”将极大地促进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在激光雷达领域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
虽然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运用激光雷达却成为了一种在汽车制造中逐渐普及的方式。在理想状态下,想要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最终每辆车都将配置多个激光雷达传感器。
而我国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激光雷达“上车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跨越式发展,看似反映出我国在该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大的危机,那便是激光雷达产品的“卡脖子”问题
如果把激光雷达理解称为一个传感器装置,那它无疑是智能汽车上最贵的一个了,我国由于起步晚、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限制,以2021年单颗采购价格为例,最低也需要一万元人民币。
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组件,激光雷达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但在该领域,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目前能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中,凡涉及激光雷达者,使用的几乎都是其他国家的产品,包括 Trimble(美国)、Hexagon AB(瑞典)、Sick AG(德国)和 Topcon(日本)在内的企业对于激光雷达领域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
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以及随着智能网联电动车市场体系的逐渐成熟,自2018年起,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杀入汽车赛道,智能汽车成为科技行业公认的,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变革领域,而激光雷达则称为其一个重要切入点。
中国走入激光雷达领域表现优越
就全国范围来看,数据显示用于汽车和工业应用的激光雷达市场预计将从 2021 年的21亿美元增至 2027 年的63亿美元,2022 年至 2027 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22%。汽车应用将是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 2027 年汽车激光雷达市场将从 2021 年的 3800 万美元增至20亿美元。
激光雷达发展的强劲,也见证了该领域许多参与者崛起,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参与者。自 2018 年以下来宣布的 55 项汽车设计获奖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其中包括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RoboSense、华为和 Livox。中国不仅发展了高质量的激光雷达技术和激光雷达工厂,而且还形成了包括半导体元器件、软件和集成商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
不仅如此,如今在包括蔚来、理想、威马、哪吒、极狐、阿维塔等多个品牌发布的新车中都可以看到激光雷达的身影,其中部分车型还搭载了2-3颗激光雷达。
业内人士甚至将2022年称作“激光雷达普及的元年”。其中,禾赛专为 ADAS 前装量产车打造的车规级半固态远距激光雷达 AT128,已经官宣定点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等汽车品牌旗下的多款车型,并在今年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和交付,在“激光雷达上车”这件事上,拔得头筹。此外,有数据预测,2022 年将有超过 20 万台的激光雷达交付上车,其中20%的激光雷达都将来自于禾赛。
“生产是研发的一部分”,正如专家们所说,如果今年是“激光雷达普及的元年”,那么一切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这个阶段,生产能力的确无比重要。而当激光雷达进入下一个“年份”,那么真正的研发需要快速被提上日程。总之,激光雷达的赛道,显然还处在前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