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2013-2014财年第2季度财报发布会
Q:联想第二个季度在PC市场取得第一名,第一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我从1994年负责PC业务,20年了,从2万台到5000多万台,有爬山的愉悦。当然,登上了这个山还有更高的山,可能要先下山然后再上山。所以我们提出了PC+,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做好艰苦的准备,我们目标很清楚,要等上PC+的高峰,要把所有智能互联设备全部加在一起,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也是创新和业务模式的领导者,这个对于传统PC也是适用的。即使在传统PC领域,我们也是业务模式的领导者。
Q:联想的PC+战略已经提出一年多了,如何看其进展?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如何?
杨元庆:我对PC+战略相当满意,我们的份额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高,上个季度移动设备的销售已经超过了PC。去年我们平板电脑只卖了100万台,智能手机2000万台;今年我们预计平板电脑1000万台,智能手机5000万台。我们觉得平板电脑可以划分到大的PC的范畴当中,用于媒体娱乐的目的,也从高端产品走向了中低端,可以说把原来的上网本市场完全取代了,而且用户界面和使用方便度更好,成为一大分支。对于联想这样的传统PC厂商,无论是开发还是分销、品牌都能够借用,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大有作为。当然智能手机不太一样,要依赖于跟运营商的合作,品牌和分销都在另外一个领域,我们庆幸我们在2006年就做了智能手机的开发,储备时间比传统PC厂商要早。下一步我们要在除了中国之外的更多新兴市场取得成功。我们陆续在东南亚、俄罗斯推出,在印尼已经达到了13%的市场份额,盈利比中国还好。我们会加快向中东、非洲、拉美的拓展,最后才是成熟的北美、西欧等市场。联想已经有了细致和完整的规划。我们对PC+战略非常满意。最近我们对智能电视也见到了更多的成果,未来我们会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在传统PC厂商中转型更彻底。
Q:宏碁也发了财报出现了亏损,库存出了问题,联想如何避免?联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方面的收购策略?
黄伟明(联想集团首席财务官):我们的库存预提很保守,没有对业绩有影响,我们在Q1和Q2都没有太多变化。对于收购方面,我们有两手准备,一个是积极的策略,你有没有财务的能力,你管理层有没有能力合并进来,还有价格,价格合理了我们会考虑收购。手机是我们很重要的点,但是收购是可遇不可求,对于有战略意义的业务都会考虑。
Q:联想在移动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好的表现,在云和社交方面的策略?
杨元庆:我们的长处在设备方面,但是未来的设备跟过去不一样,一定是硬件、软件、应用融合在一起的设备,与云密不可分,我们自己也在开发用户所需要的应用,比如我们开发的“茄子快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任何两个设备之间即使没有网络也能够以比蓝牙更高速地传递数据,而且有很好的安全保证。还有更多的云存储和云服务,我们一定会有很充分的考虑,我上一次在Yoga发布会上,我们有2000万设备,累计下载量35亿,“茄子快传”有3500万用户,会创造一种时尚,还能够推荐更多的应用。几天前,我们每个月都要跟研发团队脑力激荡,我们不仅仅考虑硬件,也要充分考虑云服务的问题,将其作为战略重点,联想已经有了改变。
Q:PC已经连续6个季度都在下滑,你怎么预测PC的趋势?
杨元庆:联想一直保持比市场好得多的增长。除了今年2季度持平之外,我们其他季度都在增长。我未来比IDC还要乐观,最迟明年下半年PC就会恢复增长。驱动力,一个来自于企业市场的增长,大家向Windows 7和Windows 8迁移,另外中国市场已经触底反弹了,最近几个季度都有两位数的增长了。中国PC市场还没有美国大,还只有20-30%的渗透率。还有一点,我认为平板电脑的影响已经很稳定了,成为大PC概念的一部分,已经过了超高速增长的阶段。根据IDC的调查,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使用平板电脑的用户不会影响他们使用PC。PC市场不但存在,还会发展,包括联想Yoga等创新也会带动市场发展。键盘是需要的,大屏幕也是需要的,还要享受触控的优势,我是保持相当的乐观。
Q:我想问刘军先生,联想进军欧美市场,手机的专利储备如何?收RIM也是为了防御?
刘军(联想集团移动集团总裁):联想一直把专利积累作为重要的方向,在过去4年里积累了大量的自主创新的专利,不仅仅在中国,在发达国家也申请了不少的专利。我们知道专利会是在发达国家的关键因素,我们也不排除通过收购获取更多的专利,我们在进军成熟市场的时候会做好准备。
Q:Yoga请来了库彻代言,库彻的突然一跪让大家反应不是太好,是策划好的还是突然的举动,你如何评价他的这个举动?
杨元庆:库彻是个著名的演员,是有身份的,我们怎么可能策划这样的举动?我也没有想到,我想他可能受到前面气氛的影响,前面刘谦的举动太精彩了,好演员从来都不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的,大家不要做过多的解释,而且也不是联想的风格。联想从来都是比较严肃,还是规规矩矩的做事。
Q:国产手机和平板如何与三星竞争,如何打造高端品牌?
刘军:联想手机的崛起,是有三步走的计划,三年以前我们推出了智能手机,第一步是突破了规模。当时我们也分析了市场,中国中低端市场会爆炸性增长,我们锁定了中国市场,锁定了主流市场,事实上这个市场确实也增长最快,我们的规模起来了,规模非常重要,有了规模才能够分摊成本,才能做更多的研发,才能有高质量的零部件。我们已经完成了规模这个目标,成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手机市场。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第二步,拓展全球市场,在海外市场非常供不应求。第三步我们开始突破高端市场,进入成熟市场,推出了单独的品牌Lenovo VIBE,从产品设计开发到供应体系都做了一定的拆分,有不同的研发方法。我们在市场投入上也会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我们会非常强调用户体验,化很大精力在云端应用上,比如“茄子快传”,而且我们的“乐商店”在所有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中也是下载量最大的。未来云端服务会是我们在高端产品上的一个重大差异。
Q:三星手机也在不断地降价,挤压中国手机厂商,如何面对这个挑战?
刘军:三星在中国市场第一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们比我们跑得早。联想智能手机起来后,成长速度是大于三星的,三星降价不是一件新的事情了,中国市场增长最快的也是中低端,三星也很看重低端市场,从去年开始就有很重要的动作,包括把价格降下来。联想目前在2000元以下已经是中国第一了,三星是中国第二,我们在每个产品的性价比都要比他们高,这个是我们跟他们的差异。
杨元庆:现在看很多中国厂商在全球智能手机的排名都很靠前,但是中国智能手机占全球市场的35%左右,爆发点比较早,而大部分新兴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还没有那么早,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比拼中国厂商的真正位置。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海外市场非常进取,我希望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低。当然,与运营商关系、网络、品牌等方面都需要加强。
Q:联想在这个季度税前利润有较大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元庆:我们的毛利率没有多少提高,但是我们的净利润率有提高,是因为商用和消费的成本结构不一样,消费业务的毛利率低一些,但是费用率也要低一些。考验一家公司最后的还是净利润率。我们4个季度之前承诺至少要把净利润率提升1个百分点。目前来看,这个季度还是PC对于净利润率的提升贡献最大,平板和手机等新兴业务贡献的比例还较小。
Q:联想跟苏宁的合作进展如何?特别是最新推出的Yoga平板?
陈旭东(联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跟苏宁的合作还是比我们预想的更好一些,苏宁正在考虑追加采购量,销售势头非常好。大多数客户对于我们的三模式非常感兴趣,随着3G版本出来还会有增长。
Q:联想在移动设备上有了一些经验了,但是未来的重要突破点在哪里呢?
杨元庆:发展中还需要突破的问题,比如手机,我们要突破海外市场和突破高端市场。平板电脑上我们更有希望在全球尽早开花,你可以把平板归入大PC,从开发、分销、渠道、品牌都可以共享原有资源,联想更有优势。在PC+平板领域,我们已经是第二了,仅次于苹果了。我们给团队的目标,下一步就是要在合起来的这个市场达成登顶目标,再下一步还要加上智能手机。在智能手机我们跟前两位的差距还较大,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的问题,还有高端和中低端的差距。联想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平板要大干快上,创新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对Yoga平板寄予厚望,能够解决用户很大的痛点,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杨元庆:我补充一点关于巴西市场的情况。这个季度我们在巴西取得了第一,这个还是很不容易。去年以前巴西一直都是我们的老大难,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份额都很难,每个季度都要亏损1500-1600万美元,我们并购了巴西当地的厂商CCE,换了领导人,把我们的首席战略官派过去做了巴西的总经理。不过即使是两家合并在一起,我们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也只有7-8%,只排在第三名。这一年我们坚定地贯彻了整合的意图,上个季度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了18%,还是略有亏损,巴西的财务成本也比较高……但是我们在巴西的改善还是很大。而且,我们在巴西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也很好,加起来有150万的出货量。目前,我们在全球一些主要的国家市场如中国、日本、德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PC市场份额都是第一,印度是第二。美国市场上我们的PC目前是第四名,我们上个季度已经突破了100万台的销量,与苹果的差距已经很小了,希望能够尽快提升到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