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党总支书记郭建平作《幸福村的幸福生活》的案例分享
人民网都江堰12月2日电 在成都市温江区北部,有这么一个新兴农村社区,这里绿水环绕,绿树环抱,田园花木和成片的乡村“别墅”相映成趣。在这里,水天交融,树荫罩小岛,鲜花缀小道,曲桥牵碧岸,田园即花园,家园即公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集主人、工人、老板、股东多种身份于一体,既享受着城市的配套,又沐浴着乡村的清新,并且分享着美丽环境带来的经济回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红利……
12月2日,第四届村政论坛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启幕,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平用这样一段话开始了自己的分享。
郭建平介绍,幸福村八年前还是一片产业单一、交通不便、低洼潮湿的纯农村区域,业不兴、家不旺、村不美。幸福村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大家正在苦苦探索。2008年幸福村被确定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各种机遇纷至沓来,从此翻开了幸福村走向幸福的新篇章。
如何让幸福村变“幸福”?郭建平表示,村子里一切都由群众自己说了算。
幸福村改变以往土地整治项目“政府制定方案、村民选择”的方式,而由群众自主议定项目实施方案。各阶段各类方案均由17名村民议事会成员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征得224名户代表会议通过,在全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付诸实施。
村子里拆旧建新、土地整理等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是道难题,如何即解决了资金,又不引发后续问题呢?郭建平介绍,主要靠群众自主融资。大伙儿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农民自筹资金、财政配套资金、招引社会资金等不同渠道和方式群策群力,自主筹集到了项目资金1.84亿元。
新村建好了该怎么管?据悉,新村管理充分吸取了部分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难以持续的教训,在项目筹备实施前,组织开展大量宣传活动,经参与农户签字同意自愿(长期)缴纳新村物业管理费后,才启动项目实施。新村建成后,由公司联合社会企业组建服务管理公司,实施专业化、高水准的物业管理。同时,经群众自主议定,以户为单位在全村开展“幸福积分”行动,引导群众在环境卫生、道德诚信、公益参与、家庭文明、邻里和睦等方面自觉行动起来,让新村更幸福、让自己生活更美好。今天的幸福村,在村规民约的共同约定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家庭和睦,生活文明,邻里融洽。
村民的家置办好了,但是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呢?郭建平说,主要靠群众自主开发。运用市场化全新管理模式,公司与上海星域集团联合组建“成都富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由业主方、投资方、管理方共同组成旅游资源开发团队,利用土地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招引社会资本,建设游客中心、幸福驿站、幸福民宿、田园客栈、主题乡村度假酒店等休闲旅游项目。幸福村群众自己记了一本关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收入账。目前,幸福村村民人均年收益在22700元以上。
如今,幸福村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形成了以村委会自治为基础、以一站式便民服务站为政务事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社区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农村社区治理格局。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依法理顺党组织、服务站、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公司、社区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有效梳理各类基层治理主体的职能和权责,最大限度地发动社区群团组织、基层社会组织、民间文艺团体、社区法人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使幸福村从一个纯农业村落,成功转型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名副其实的幸福美丽新村。(朱磊 阎梦婕 贾茹 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