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分享到:

"重走人参路"弘扬文化 求变中国人参"萝卜价"

时间:2012-08-21 11:2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0 点击:0


 

发布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1日讯(记者林秀敏) 近年来,高丽参和西洋参纷纷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虽然人参产量占据了世界上70%的,但是产值仅为世界的4%,人参价值和人参产量极其不匹配。我国人参很大程度上作为原材料出口,人参定价权始终掌握在国际市场上。为了摆脱这种现状,减少人参价格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保障参农的利益,以吉林省为首的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扶持有实力企业进入人参产业,利用政策调控,加大对参农的扶持力度。

      “重走人参路”弘扬中国人参文化 

    
8月19日,“重走人参路“北京站新闻发布会在朝阳公园顺利举行。据介绍,在我国服用人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采参形成了专门的流程,人参贸易也由来已久,渗透在采摘、品鉴、贸易运输、收藏中的人参文化也被提炼出来。在2008年“长白山采参习俗”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值此采参文化4周年之际,通化市政府发起了“重走人参路”这一大型文化巡展活动,活动追寻先辈足迹,在当年人参路上几个关键地点,如通化老把头墓、营口港、天津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取材拍摄,还原历史场景,以此来纪念人参贸易,传播人参文化,推动人参产业发展。

    发布会上,吉林省通化市农业委员会曹慧峰书记介绍说,近年来,国际人参市场被高丽参和西洋参牢牢掌控,我国人参难以突破。随着国际化合作的深入发展,发展人参产业摆脱原材料产地地位,已刻不容缓。

    《中国贸易报》副主编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人参只买“萝卜价”的局面必须得到改变,今年是“长白山采参习俗”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周年,而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已经写入吉林省十二五规划当中,此时举办“重走人参路”大型文化巡展,可以说是人参产业腾飞的一个重要开篇。

     重视森林资源保护 提升中国人参价值

    
据分析人士介绍,人参只能生长在森林土上,也就是必须砍伐森林开垦出的土地才行。但是由于人参的特性,对土壤里的有机物、各种营养吸收得比较高,所以一片地只能长一茬参,之后就什么也种不了了,即使恢复成森林效果也不理想。而如果想再种人参就要再砍伐森林,对环境破坏比较厉害。

    国家这些年来为了保护森林,对种植人参的土地控制得比较严格,种植人参的土地越来越少。近年来,市场需求量持续攀升,国内外市场人参缺口急剧扩大,而种植人参由于受土地限制,普通农地是种不了人参的,人参升值在望。

    为了保护人参资源,通化市政府已经启动了“长白山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相信随着“重走人参路”的展开,人参文化传播开来后,会有更多的人们关注我国人参资源保护,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人参产业发展当中。重走人参路,将推动我国人参产业化阶段的迅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