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体校的吴永新(国家一级运动员)副校长在给体育苗子传授训练技巧

石景山体校的李明霞(国家一级运动员)教练在给体育苗子认真辅导. 时务网 8月9日讯 今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之后的第四个“全民健身日”。在伦敦奥运会举行之际,我国各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也在广泛推广,奥运苗子也在不断涌现。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依托“基地”,打造重点项目。
石景山区每年以“阳春保健社区体育生活周”为龙头,以“金秋体育盛会”为高潮,组织开展“一条龙”群众体育活动共50项次,参与群众40万人次。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营造“全民健身、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4年前,该区内的4块运动场地(馆)曾投入过北京奥运的使用,自“全民健身日”确定以来,石景山体育场和体育馆等场地对社会使用率极大提高,特别是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专业场地。“现在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走到场馆来锻炼,这是件好事。”石景山体校副校长吴永新说。目前,石景山区公共体育场地总数289个,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人均体液占地面积达到2.04平方米。
依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调整项目布局,打造体操、射箭、举重等。“注重科学选材,对重点选手跟踪培养,科学训练。2008年—2011年,我校共向上级输送优秀后备人才60人。”吴永新在体育场的训练现场告诉记者。
谈到体校投入方面,石景山体育局副局长程占军说:“对于体校的投入增加了不少,改善训练、科研、办公条件。加强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练员培训,提升科研水平,发挥科研对选材、训练的指导作用。”2012年4月,区体育局联合当地教委率先在全是启动“三大球进校园”的活动,使更多年轻学子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正在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石景山体育局输送4位选手(邢宇、曾春蕾、高翱、常思、)代表中国参赛。石景山区输送的运动员在往届奥运会中获得的最好成绩是铜牌,分别是体操运动员张楠、射击运动员牛志远。在本届奥运会和下届巴西奥运会,石景山体育局依然要以重点项目为主,深化体教介乎,多种渠道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同时切实做好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邢宇、常思、曾春蕾他们还比较年轻,新的体育苗子也在不断涌现,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