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拿真金付全款 要么托关系补社保
记者以购房人的身份,首先询问了香河县内的多家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一口否决了记者“在北京工作,想在香河贷款置业”的念想。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快人快语:“外地的甭想(在香河贷款买房),北京户口也不行,现在政策就这么规定的。”另一名较为年长的工作人员则耐心解释道:他行目前除了对廊坊市及其下辖县户口的购房人正常发放贷款,对其他外省市户口人员的贷款申请均不接受。“哪怕是张家口的都不行。”记者问为何突然这样严格,并称自己有朋友在4月份时还在香河顺利办下贷款时,这位工作人员说“十一”之后就如此了,现在外地人若在香河买房,只有一招——全款付清。“限贷不限购,有钱随便买。”
随后,记者又进入了刚刚于18日开业的兴业银行香河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小李接待了记者,但同样以“政策不允许”的理由拒绝了记者“贷款在当地买房”的要求。记者问原因何在,小李很实诚地回答:“其实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说全面停止(外地人办房贷),但各银行现在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很多传闻说是银行年末贷款额度不足银根收紧,其实那个影响很微小。主要是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但当记者追问究竟是什么政策时,小李讳莫如深,“政策的事我也不敢随便说,反正现在不仅我们,其他银行也很少做房贷了。即使做,也是有限的几个与银行谈妥合作的项目,只针对性地对那几个项目的客户做。”
小李对记者自述的“在京买房不够资格,就想着香河便宜好安个家”的境遇十分同情,但也表示爱莫能助。“现在只有全款能买(房),其实好多在这(香河)买房的,都是北京的大叔、大妈,一挥手买好几套,全款付。不过对我们这些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真是不太现实,要不您就只能找亲戚朋友凑凑了。”
在河北银行香河支行,一位女工作人员听完记者的要求,直接问“外地户口具体是哪的?是北京的吗?”记者答不是北京,她的语气轻松了许多:“不是北京的就好,北京的想作假都不行。”语毕马上觉得言辞不妥,及时纠正:“也不是说作假,就是说外地的还能补社保,北京的不行。”记者随后从她口中了解到,对于他行所合作的几个项目,目前还能集中为购房者办理贷款。其实就是给大家指明方向——自己掏腰包去补至少一年的廊坊当地社保。
开发商苦恼销售受影响 购房人无奈置业梦破灭
从多家银行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记者又连续探访了几个在香河当地较有知名度、销售请款较好的项目。位于香河老城区的北京自在城置业顾问小卢,在介绍项目中透露:他们的客户中,北京的占到八成以上。银行目前的“不给力”,的确给销售带去一些影响。但他对记者打包票:“办(贷款)肯定还是能办的,现在就是银行钱不多了,慢。我估计明年过了年就好了。不可能一直这样,不然当地这些开发商可怎么活啊?”记者问如果现在申请何时能获批,小卢说元旦之前肯定没戏了,之后又怂恿记者最好还是全款。“我们这全款也就是北京的一个首付,三五十万的您凑凑就够了。”
香河开发区内的热盘香汐,停贷前90%的客户都来自北京。置业顾问小张是记者老乡,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大多都是您这样的,在北京没钱没资格(购房),花四、五十万买个房吧,还是跨省的,不过好歹也算有个家,况且我们这的房子质量也不错。可现在这么一来,连在河北买房都成了奢侈了!您想想啊,这边全款差不多就是北京的首付了,要是付得起首付,一般人也就不会跑到这买了。”
正如小张所说,银行此举不仅给开发商带去了烦恼,对很多置业者也是致命打击。在香河盛达铂宫,记者碰上了准购房人小林。因“同病相怜”,小林向记者敞开心扉倒起了苦水:小林在北京某私人公司做司机,每月收入不过四千多元。最近,女友从老家投奔他来并计划结婚事宜。小林父母拿出多年积蓄,加上小林自己又筹措了一些,终于凑齐了在香河购房的首付。本想签下购房合同就和女友领结婚证的小林,全部计划都被“停贷”打乱了。记者试探性地问小林准备怎么办,他叹息:“还能咋办?这已经是我的全部家当了,全款还差二十多万呢,上哪弄去?现在只能看我女朋友和她家的态度了,同意结婚就租房结,不同意就得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