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分享到:

亦沉亦浮——步鑫生

时间:2013-11-19 15:40:19 来源:科技资讯网 评论:0 点击:0

2008年12月,海盐县有关部门在南北湖风景区建起了步鑫生改革精神事迹陈列馆。(林坚强摄)

每个人都有其命定的大时代。

30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位知天命的中年男人成为耄耋老人。30年前一篇《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将步鑫生推向全国改革浪潮的顶尖,30年后他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大有“南亩耕、东山卧”的悠然。

赋到沧桑句便工

2013年11月9日,注定是时光中的一个节点。

11月9日,令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全国将目光聚焦首都,对于下一步何去何从的改革寄予厚望。就在当天,人民网记者有机会采访风云80年代的改革人物——步鑫生。

下午2点钟,走进宾馆房间,步鑫生已经在等候记者的到来,起身相迎的他操着浓重的浙江海盐的口音,偶尔夹杂着当地话普通话,这着实让北方人的记者听起来费力,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和兴致。身材瘦小,精神矍铄,白竖纹衬衫打着红条领带,上衣右口袋装着东西,仍紧紧的系上扣子,蓝西裤白袜子黑皮鞋,金边眼镜,左手无名指带着黑面戒指,他每个扣子都扣的很严密,记者也注意到他的衬衫袖口扣钉是考究的银色金属质地,他以自己的方式穿着,也尽量迎合礼仪着装的规范。

与其叫做采访不如称为交流,或者是他的演讲与倾诉。他是个有故事的老人,更多的是回忆。

交流中他能谈到政治、经济、管理、改革,甚至爆粗口,动情处连续不断的拍桌子,直至起身拍桌子。

他说,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很多记者要求采访他,但是他现在想过清静的日子,基本都予以拒绝,每天的生活看书、写书、练练书法、养养生。当然总是有很多记者能够通过跟他关系不错的朋友相约,难以推辞。从他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来看,2008年后的他偶尔也会出现公开大型场合。

从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3年11月9日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再出发,改革成为一代代人接力的主命题;1978年还是车间主任的步鑫生应声改革掀起浪潮,到现在的回归平淡,享受天伦之乐。无论如何,对他的采访和他波诡云谲的人生梳理回顾,或许对今天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