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时间:2014-07-25 10:27:08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0

  后印象派 | 梵高——用生命感受绘画

  如果说印象派在表达客观、描述自然上更近了一步,那么后印象派就更近了一步,回到了本我的情绪里。梵高一生中画了40幅以上不同形态的向日葵,他是人类美术史上比较有故事的人,他活了34岁,寿命很短,作品很多,而且每一幅作品几乎都是用生命和热情完成的作品。梵高本身的人生经历极具艺术感和悲剧感,他的绘画与他的人生比较贴近。古典主义与印象派的艺术差异在于,古典主义和学院派之前的艺术几乎与画家本身的命运关系不大,只要有很好的构思和题材几乎就可以表现出很好的作品,而自后印象派以至今的艺术,其主要构成、内在因素可能与艺术家的热情、生命以及认知息息相关,梵高是比较典型的人物。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梵高早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有人说这种精神疾病导致他有很好的艺术创造,也有人说因为他有很好的艺术创造才导致疾病。客观来讲,梵高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他的心智是正常的;其次他是一个病人,他的感觉一定是超常的,当这种超常超出正常范围时就形成了疾病。《星夜》,完全是一种病人的状态,星星月亮不可能这么大的,梵高放大了光明的信号,而且还在动,他放大了情绪信号,这种放大手法存在一个表现问题,即他表现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他自己看到的现实。别人看到的星夜和他看到不同,梵高看到的完全是情绪化的、主观化的,强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觉,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在画画的时候,情绪绝对不是心平气和的,就像一种非常强烈的音乐,是处于某种冲动状态下的表达。梵高用生命和感受绘画,他屏蔽掉了头脑、想法,完全靠血液、靠感受、靠激情来表达绘画。直到今天,像梵高一样用心性和热情去表达的艺术家确实不是很多。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梵高画自画像也很多,一辈子画了十张左右,比如《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梵高一直孤身一人,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一起搞艺术,梵高有一个朋友高更,两人非常要好,他向高更表达自己的意愿,提议结伴做展览,梵高的艺术能力非常强,但智商可能确实有问题,他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1/3,装进信封一并寄给高更,以表达对艺术多么的热爱,多么的热情,以及对高更多么的期待。高更以调侃的方式,表面上答应他,做沙龙搞展览找艺术家,但最后高更却欺骗了梵高。梵高的后十年几乎在疗养院度过,病情好些时就出来,但很落魄,住大概五六平米的小屋子,病情糟糕时就回到医院。

  梵高一生中唯一帮助他的人是他的哥哥,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梵高,就是因为有他哥哥。他哥哥在巴黎的一个画廊做艺术相关的工作,同时也办展览,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帮助弟弟卖画。他哥哥一直为他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梵高死后,他哥哥把他的作品展示给世人,才有了今天看到的那么多作品,如果没有他哥哥的帮助,也许梵高的画就变成垃圾被扔掉了。

  梵高34岁自杀,他拿枪对着自己的肚子开了一枪。关于自杀的原委有几种版本,一种版本说他开枪后跑到一家咖啡馆说我还想活,我是失误,我很后悔,大家救救我,最后没有救过来。另外一种版本是,他开枪以后,医生在救他的时候,他拒绝,他说我要死,是主动自杀。我查了一些资料,更倾向于是一种失误,因为他的疾病属于妄想、幻觉,在这种情况下给自己肚子开一枪应该很正常,可能这一枪触动了他比较清醒的意念,反悔也很正常。

  梵高的一生,活到三十几岁,画了很多画,他的画是印象派绘画中到目前为止卖的最多、,价格最高的,而他的一生却没有因绘画受益过一分。梵高谈过一个女朋友,只相处了三天,最后身无一物离开了人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另外一方面讲,二百年后大家都会记住他、怀念他,看到他的作品还会感动,这也是上帝给他最好的报答吧。虽然梵高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上帝给了他非常好的才能,又给了他非常短暂的时间,而他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他绝对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梵高的绘画,颜色很漂亮,如果把他的每一幅画里的每一平方抠下来单独欣赏,每一块颜色就像宝石一样,透明、好看,这是除了他表达能力极强以外,对色彩的驾驭游刃有余的体现。印象派的色彩虽然很漂亮,但是没有一个人像梵高这样,颜色用的那么浓、那么透、那么美,梵高的色彩完美到用语言很难描述,作品的每一块局部真的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

  梵高除了在医院住,几乎是在自己的小画室里了此残生,什么都没有我们设想一下梵高的生命圈,他从街角咖啡馆仰望星空,诞生了《星夜》。他的生活半径非常小,除了在医院和画室画罂粟花等静物以外,就是村边的风景和街景。梵高还具备无产者的心态,也表达一些劳苦大众的内容,很有同情心。他除了画画什么都不干,基本上也干不了什么。梵高的用色为什么很偏执?画着画着没有这种颜色了,就把其它的大量颜色用上,也可以理解为色彩越是极度匮乏就越是偏执。

  梵高的绘画看起来有一些病态的因素,这种病态可能现在描述起来会比较有诗意、比较有个性,这和他的生存环境是相关的,请记住他的是表现。

  后印象派 | 塞尚——颠覆客观现实的理性分割

游走于光色路途,从印象派出发——中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之“西方艺术鉴赏”

  塞尚是把看到的现实分成几何形状、几何形式、几何色彩,《埃斯泰克的海湾》里的建筑物与现实有区别,现实中的房子不是这样,画中的建筑是错乱的,完全是一些几何形状,而且不受客观现实的约束,因为客观现实产生的几何形状有透视、前景、后景、地平线,但是这些几何形状只和物体有关,与视角无关。现实中,我们看事物几乎只有一种视角,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两种现实,但是塞尚画的房子视角是不同的,通过色彩画在分割线上。《静物苹果篮子》,塞尚把绘画变成一种理性剖析现实的办法,非常冷峻,富有哲理,不像梵高那样注入热情,是一种极其奔放的表达、一种自然的流露,他非常理性,像外科手术一样非常工整规矩。塞尚的画面构成感极强,和几何形式一样,一方面是客观现实的构成,另一方面画面本身也在构成,高低错落。我们看塞尚的作品,可能会理解不了,感觉既不美,又没有什么意义,但实际上这些构成中隐藏了很多因素,是改变传统绘画的很重要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