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一嗨租车今晚纽交所挂牌:还未公布正式发行价

时间:2014-11-18 10:06:10 来源:TechWeb 评论:0 点击:0

一嗨租车

一嗨租车

11月18日消息,因推迟上市和上市材料被指造假而备受关注的租车服务提供商一嗨租车预计于今晚在纽交所挂牌,今天晚些时候将公布股票发行价。

一嗨租车原定于11月14日上市,但美股开盘前几小时临时取消,与此同时,一嗨租车“被匿名举报上市文件存在夸大车队规模”进入公众视野,一部分舆论甚至将推迟上市和被指造假联系在一起。

一嗨租车在11月13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自曝了“被匿名举报上市文件存在夸大车队规模”一事,而上周末名为“包青天”的网友也正式向媒体提供了举报信全文。

这份举报信件从两个方面指责一嗨租车,第一是一嗨的一部分车已经不适合对外租赁,并且被一嗨夸大了“剩余价值”(residual value),第二是一嗨夸大了“车队”的规模,把一些已经丢失的车辆也计入进车队内。

对于这些指控,一嗨租车表示已经聘请了OMM(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对这些指责进行了调查,而调查结果显示,以上指责不成立。

一嗨租车10月3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书,随后提交的增补文件披露了两次罕见变动,一是承销商德意志银行退出,承销商团队只剩摩根大通和高盛,二是基石投资者Kunyu Capital(琨玉资本)退出,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补位。

一嗨租车计划发行1000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并授予承销商最高150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交易代码为“EHIC”,发行价区间每股ADS 12美元至14美元,融资额最高为1.61亿美元,上市后市值约为7.96亿美元。(小峰)

附:“包青天”举报信全文

今向各监管机构及中介机构实名举报一嗨租车在准备上市过程中业务和财务的作假行为。一嗨租车通过向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提供虚假数据,隐瞒车队和资产具体情况如下:

1. 公司向中介机构提供的车辆价值、车辆状态的信息有重大隐瞒及误导。公司有大量的车辆处于停运和废弃状态, 这些车辆由于车龄过长,车况很差,已经无法运营,早已经退出运营车队。

但是,由于这些车辆的账面价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又无法销售(这些车辆的实际价值已经非常之低,如果降价销售,将会出现财务的巨大亏损),公司刻意向中介机构隐瞒了这个重大事实,并在招股书中把这些车辆计入运营车队并赋予虚高的车辆残值。本人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调查,发现这些车辆长期停放在各个偏远地方的闲置停车场,绝大多数已经超过一年以上。

本人对部分停放车辆进行了拍照,现向监管机构提供相关信息:

(1)。车辆清单;(2). 车辆照片;(3). 停放停车场的详细地址。从这些照片不难看出,这些停车场久未使用,车辆有的杂草丛生,有的破损严重,明显废弃已久。在此,我特意提醒有关机构,为保证尽职调查的准确性,各机构应严格管理下属人员,就上述信息对公司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并尽快前往附件3所列的停车场实地查验。

此外,公司的信息系统留存有所车辆的历史GPS轨迹,并可以实时查询。监管机构可以通过逐台查验这些车辆在不同时间节点的GPS状态及轨迹,并对照公司向中介机构提供的这些车辆在相应时间节点的状态清单、资产残值和订单状况,就可以清楚了解真相。此类问题车辆多达近3000台,以上信息只是冰山一角,相关机构应进行更为全面的排查。

2. 公司实际丢失的车辆远不止招股书中所披露的数据。公司有大批车辆已经处于无法取回状态,这些车辆中,绝大多数丢失已经超过1年以上,根本无法找回。附件4所列车辆是截至2014年10月,部分丢失车辆的清单。相关机构只要通过逐台盘点附件4所列清单的车辆实物,即可发现车辆是否存在。

除此之外,公司还有更多的丢失车辆,相关机构可通过下述办法进行更为全面的排查:

a. 通过公司实时GPS系统(注:不是公司提供的非实时系统或报表资料),实际查验公司提交给中介机构的资产清单中的所有车辆在当前的GPS状态;

b. 如不能发现车辆GPS信号,各机构可再对这些车辆进行实物盘点,即可发现车辆是否存在;

c. 查验这些不存在的车辆的最后一次GPS轨迹时间,即可发现车辆的实际丢失时间。

为避免这些造假企业严重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声誉,同时,避免獐子岛和东南融通等丑闻给投资人带来的巨大伤害,本人还将进行持续调查,并会在一嗨公司上市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包括各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及媒体等),适时公布调查结果。

在我即将递交本举报信的时候,我注意到,公司在11月10日对招股书中的车队信息临时作出了重大调整。众所周知,车队规模是租车公司最重要的运营及财务指标。公司11月10日修改了对车队的定义,修改前后的的车队定义相差甚远。定义修改后,公司只提供了期间末的总车辆数,并表明其中包括了已在会计上被核销的和已丢失但未被核销的车辆。丢失的车辆数是非常重要的数据,但公司却刻意未提供已丢失的具体车辆数。而且,对于真正在运营的车辆,公司披露的所谓“期间平均可用车辆数”,也明显是掺假后虚高的。在公司即将定价前夕,公司做出如此重大调整,更是验证了我上述的举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