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第一届国际青年生命科学家亦庄论坛

时间:2015-07-06 11:18:32 来源:乐活中国-中国网 评论:0 点击:0
  学术精英,聚首北京

  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国家外专局等单位鼎力支持的“首届国际青年生命科学家亦庄论坛”,将于2015年9月11日-13日在北京亦庄盛大召开,旨在为全球的科学工作者、学生、研究机构搭建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

  第一届国际青年生命科学家亦庄论坛是国际性的生命科学全领域专业会议,内容涵盖癌症、再生医学、生物医药研发以及结构生物学等热点学科;届时,会有来自中、美、日、韩的青年学生300余人齐聚金秋北京,共同讨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爱明诺夫奖获得者施一公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bert Desimone教授、德国国家分子医学中心(MDC) Klaus Rajewsky教授、以及德克萨斯大学安志强教授等多位生命科学领域顶尖专家以及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谢良志博士作主题演讲。

  各分会场嘉宾由数十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组成,届时将会做学术报告共同讨论各个热点的研究进展。同时,大会拟向青年科学家(硕士、博士、博士后)提供50场学术报告及200多篇论文展示交流的机会。

  会议期间,大会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交流会”,为青年学生与知名学者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共同促进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大会承办单位北京义翘神州为鼓励青年学者乃至学生讨论、分享研究成果,赞助10万余元作为优秀报告和墙报的评选奖金。大会期间也将有多家知名媒体提供合作支持和跟踪报道,使此次大会真正成为一次国际青年科学家的盛会。

  专家介绍

  施一公

  中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校长助理,生命科学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瑞典爱明诺夫奖获得者。

  Robert Desimone

  全球最著名的脑科学家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现任所长和Doris和Don Berkey教授。)、芝加哥大学SangramSisodia教授(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权威专家,致力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基因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近期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训练改变小鼠大脑中的基因活性来预防阿耳茨海默氏病。

  Klaus Rajewsk

  德国社会免疫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国家分子医学中心(MDC)教授,B细胞之父。

  安志强

  世界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休斯顿)教授、德克萨斯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国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Epitomic公司首席科学家和高管,多次获得美国NIH项目。

  谢良志

  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991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96年以全优的成绩获得该校生物化工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十篇,首创以化学计量模型控制的动物细胞高密度流加培养工艺技术,1995年将单克隆抗体产量提高到2400毫克/升,比当时文献报道最高水平提高10倍以上,该技术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的产学研联盟(consortium)向联盟付费会员提供无偿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生物技术产品的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于1996年加入美国默克公司(Merck & Co., Inc),从事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负责开发了三个全球上市疫苗产品(Varivax®, Proquad®, Zostavax®)的生产工艺,领导建立了全球领先的腺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生产工艺,该工艺目前仍是人用活病毒疫苗全球规模最大的细胞培养和病毒生产工艺,并在2000L规模下实现cGMP生产,工艺验证能够放大到15000升。2002年从默克公司辞职回国服务。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细胞工程中心主任,教授,2008年入选中组部第一批“千人计划”。

  热点行业,政策指引

  生物医药是我国蓬勃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科学研究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基础,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快速崛起和爆发式的增长。

  据统计,我国生物医药领域2014年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速13.95%和11.82%,成为为数不多的远超GDP增速的行业之一。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

  在大环境起底和高政策扶植背景下,我国生物科学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得到了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的热切关注。颇具实力的青年科学家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院所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踏步的同时,科研学者们亟需一个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平台;由此“第一届国际青年生命科学家亦庄论坛”应世而生,破土而出,为大家带来最先进的学术报告、最专业的发展方向,最先进的生产力、最自由宽广交流的平台。

  真知灼见,激情碰撞

  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通过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细则》,“青年千人计划”正式启动。从2011年开始截止至2015年,已实现引进40岁以下青年科研学者2000余人。然而,在国内玲琅满目的学术会议中,鲜见以青年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为主体的会议,这也一定程度上“浇灭”了部分青年科学家和学生的科研热情。

  根据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是推动各科研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一届国际青年生命科学家亦庄论坛,正是为青年学者准备的一次饕餮盛宴;近50名“青年千人”将缘聚于此,共同探讨生命科学的未来;让全球的青年生命科学家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一个平等交换学术思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