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生活 > 正文
分享到:

两会热词:简政放权,银川模式的互联网+思想

时间:2016-03-11 14:49:50 来源:东方财富 评论:0 点击: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张华

今年两会期间,简政放权再次成为讨论的关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简政放权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简政放权有利于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减少生产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自2013年3月国务院部署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以来,各项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2015年我国取消和下放了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

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部门改革方针,简政放权银川模式就得到了总理的认可。银川市人民政府通过与中兴通讯共建的智慧政务平台,实现了500多项业务的“一站式”审批,审批效率平均提高75%,,50%的审批事项甚至实现即办,企业注册由5天取得“四证一章”压缩为一天,大大提升了企业民众的办事效率,探索出了为民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2016年2月2日,总理到银川视察,对银川智慧城市及银川简政放权等工作进行视察,高度评价并肯定了银川智慧政务平台及创新模式,称赞银川简政放权改革做到了“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三个“到位”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的目标。

银川模式的成功则是其在“互联网+”思维的帮助下实现的。

首先银川市人民政府积极践行以民为本、服务为先,大刀阔斧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2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银川要在转型升级”打造“两优”环境、改进作风上为全区做出“三个示范”的要求,银川市先后进行了几次较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行政审批“三减两提高”(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改革工作。从2012年开始,共计取消、合并、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项,减少办理环节120多个,减少办事时间2488个工作日,减少收费项目130多项,降低16项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减轻群众和企业行政审批负担2.24亿元。2014年4月,在“三减两提高”的基础上,又在全市集中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非许可、部门管理等事项进行清空,重新“洗牌”、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共取,消事项31项,下放17项,合并254项,8月,又开展了清理非行政许可和前置审批条件工作,调整合并后,银川市共确定行政审批事项78项,减幅达53%,并在全区率先取消了“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

其次是积极创新,开放生态,加入外智和外资,与中兴通讯合作组建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整合优势资源,把智慧政务作为合作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智慧化手段为支撑,从技术层面再造优化审批流程,实现车间流水线式审批,并联审批,简单事项“立等即办”,联办事项“并行办理”,关联事项“一章多效”,踏勘验收“联合勘验”;委托中兴智慧城市研究院开发并上线运行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效果明显。同时利用PPP和资本市场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服务支持和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银川的智慧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得到了部门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集约化建设、智慧化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业务的协同共享,大大提升政府和企业办事效率,对激活市场活力,推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引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