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在第六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传世未来创始人马骥良面对台下上千位全国妇产科医生,演讲《萌动——用移动医疗科技重新定义胎儿监护》。这是萌动第一次亮相全国大型医学学术会议,也是大会上唯一讲解移动医疗主题的项目。
妇产科临床需要移动医疗吗?
相比“智能硬件”这个属性,“移动医疗”的定位更符合传世未来研发萌动的初衷。按照现场几位老医生的话说:“我希望能有个像手环一样随身的东西,可以给孕妇随时测胎心。萌动就是我这几年一直在找的。”
其实老医生所期待的医疗级智能穿戴,正尝试在中国大型妇产医院里落地。
2016年双逢猴年与二孩政策开放,全国最大分娩量的医院——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预计要接纳超过3万的分娩量。
面对庞大的流量,段涛院长把目光投向移动医疗,希望借助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把测体重、查血压、小便化验,以及孕晚期的胎心监护都纳入医院物联网中,让孕妇可以在家中自检这些常规项目,医生远程处理数据。
这个方案的落地能带来2个改善:第一可以改善孕妇的就医体验,减少排队时间和往返医院的奔波辛劳;第二可以缓解医生负担,让医生投身到对产妇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在2015年,萌动有幸获得段涛院长的关注,并逐步靠近医生对远程胎心监护的预期。“我们带着敬畏之心去研发萌动,去深刻的理解临床的需求,不敢闭门造车,也不敢妄称颠覆。”马骥良说道。
为什么萌动想做被动式胎心监护?
在传世未来看来,真正的移动医疗可以带来便捷的智能硬件,精准的医疗大数据,和高效的医患沟通。但在意义重要的孕晚期胎心监护领域,医生与孕妇却一直缺少理想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主要受限于:
1.家用胎心仪只能提供阶段性的瞬时数据,无法长时段连续检测;
2.家用胎心仪通常在250g-500g之间,需要耦合剂,不便长期穿戴;
3.胎动记录单纯依靠孕妇的主观判断,数据有效性无法保证。
所以,萌动的研发思路,是从检测技术上找突破口,打破胎心无法连续检测的局限性,成为医院胎心监护的最佳补充方案。
因此,传世未来团队自主研发了被动式原理,旨在萌动在工作时,不会发出任何超声波能量,而是类似听诊器,成为安全的“听筒”。同时,自动采集胎心、胎动。同时,也因为萌动不含有超声波部件,所以非常轻巧,主机只有15g,也由于原理的改变,孕妇使用时无需涂抹耦合剂,便于随身佩戴。
对于医生临床来说,被动式检测带来的改变,是可以获取孕妇在院外长时段、连续性的胎心数据,而萌动自动记录胎动的功能,也可以为医生提供具有胎动打点的胎心曲线图,最大可能的填补两次胎心监护之间的检测盲区。
另外,孕妇胎心胎动数据通过云端,从用户端App同步到医生端App,整个过程安全、便捷、高效。
在大会现场,马骥良为医生讲述了萌动帮助一位有不良妊娠历史的产妇及时发现危险、最终迎来健康宝宝的故事。“在36周时,萌动检测出她在持续的1小时中,有7次胎心减速,我们团队的医生建议她第二天去医院,幸好及时发现,保住了孩子。”
据悉,这次演讲中所展示的萌动报告图,也是台下医生第一次看到一款非多普勒原理胎心仪检测到的胎心胎动曲线图。
在会议最后,马骥良面对台下的医生和身边的段涛院长说:“从萌动用非多普勒原理第一次测到胎心,到以移动医疗的产品属性帮助孕妈规避风险,增强孕期的安心,并助于临床的工作,萌动深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感谢段涛院长和众多医生,感谢你们前瞻性的指导和支持,也希望上海一妇婴的移动医疗创新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