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8月22日,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申“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这意味着,三年前就提出相关目标的海南省已进入“禁燃”实操阶段。
随着各国减碳步伐的提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包括挪威、荷兰、德国、英国等在内的欧洲国家,相继提出各自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不过,尽管欧洲在“禁燃”方面步子迈得很大,但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企业端也存在“大象转身难”的困境,对全面“禁燃”的争议不绝于耳。
我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引领了全球的电动化转型潮流,不过,在实施停售燃油车方面仍相对谨慎。那么,车企为何急迫地呼吁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研究停售燃油车的期限?
首先,经过多年培育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且市场占有率已显著超越业界此前的预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已成为必然,企业提早转型,更利于率先抢占市场蛋糕。
其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上成果显著,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充换电网络、智能网联等方面,不仅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还建立了完备的产业链体系。这给了中国车企敢于迈出全面停产燃油车关键步伐的底气。
此外,车企提出以及呼吁的停售燃油车,并不是“一刀切式”地发展纯电动车,而是通过纯电、混动、增程、氢能等多重技术路线并举的方式,有序向全面新能源转型。
全面停售燃油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势必需要理性判断、谨慎行事。我国的汽车市场庞大,各地的基础设施情况、道路交通条件也不尽相同,推动“禁燃”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电网的承受能力以及售后维修、电池回收的配套保障。
企业在此时发出呼吁,一方面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信赖,希望有“时间表”可依,及时调整自身的布局和战略;另一方面,业界也期待国家借势新能源汽车加快低碳转型步伐,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汽车行业的力量。
长安汽车朱华荣:中国汽车产业已初具停售燃油车基本条件
8月27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对全面电动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新能源产业化、社会应用、能源结构等协同发展;建议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合作,加速推进新一代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建议加快转型步伐,将我国停售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朱华荣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可进入研究议事日程。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行业来明确研究传统燃油车的期限,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