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分享到:

退潮后才知谁在裸泳 数字音乐生态战是终极对决

时间:2015-11-12 10:16:20 来源:中华网财经 评论:0 点击:0
作者:老丁

11月伊始的在线音乐平台版权大战尚未烟消云散,但不少认真的乐迷却比以前更加看得清晰——退潮时才看到谁在裸泳,下架风潮也映射出早前版权归属的混乱,谁下架最多也就是谁"裸露"最多。

版权是行业发展基础不是建立壁垒

版权博弈和正版化清洗之后,QQ音乐和腾讯系虽未一统江山,但仍旧是行业的领头羊,无论是从曲库数量还是用户人数,其它几强都难望其项背,在相当程度上也说明了腾讯系一开始即在版权管理上的规范。其他平台如阿里、百度,也各自手握少量版权继续搭建“独家版权”壁垒。

从唱片公司、音乐人和歌迷的角度,如果是"一超独导"就容易生成霸权,毕竟平台要盈利,资本都有市场规则,无论长短期音乐人和版权方的权益都应该得到保障。而"一超多强"的局势在相当的层面还是稳固并且和谐的,差异化明显导致大家你追我赶,QQ音乐作为一超要巩固江湖地位,其它几强为赶超霸主也是争先恐后。

当然,天塌下来要高个子顶着,QQ音乐既然全面领先——曲库规模第一、优势独家内容收听占比第一、优质综艺节目版权独家合作数量第一、用户渗透率第一,那在其打好根基之后,进一步确立生态优势也才是音乐平台发展的光明大道。

不管怎样的资本竞争,版权明晰都是最为明智的不二选择,也是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都值得浓墨重彩的赞颂。

模式创新比“情怀”和“概念”更扎实

尽管早该如此,但从唱片公司到平台都知道期间走了多少弯路和阵痛期。其中,腾讯系和QQ音乐的付出最为大手笔,但其实海量曲库更多是代表过去——虽然经典永远不会过时,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大大小小的热门综艺节目都在翻唱老歌;从KTV到演唱会,也永远是老歌最吃香。

但是,老歌吃香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吃老本"的尴尬现状,新生代歌手和优质新歌的疲态才是整个流行音乐行业最该反思的关键点——在传统媒体无论是电视、电台还是报纸,新人新歌的推送功能已经不复当年,这个重任责无旁贷就落在新平台身上。作为行业领头地位的QQ音乐,在这个层面作出的有效尝试,才是未来行业走向的重要支撑。

从张学友的《醒着做梦》,到周杰伦、周笔畅、Bigbang乃至苏打绿的数字音乐专辑,这些付费模式的开创意义要比"情怀"和"概念"更扎实实在;从巅峰榜到"无处不乐"再到QQ音乐年度盛典,线上线下的生态搭建才更符合"互联网+"的整体走向。

事实上,相比曲库和数据优势,生态优势才是QQ音乐最值得引以为傲的所在,也才最代表着版权方和平台互动利好的未来。比如邓紫棋要推广的新歌,被湖南卫视和《康熙来了》拒绝,一度引发很难看的"撕逼大战",但这样的局面在QQ音乐却可以顺理成章,并且能够让歌手和歌迷之间实现最直接的互通,合理的模式才能促成最有效的传播,从而实现共赢。而天王张学友的新专辑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合共振,全球首唱和"全民K歌"等相关活动都是QQ音乐生态优势的彰显。

挤破泡沫之后的生态建设领航

版权明晰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重大拐点,但并不意味着未来衣食无忧,没有健全健康的生态环境,"老本"即便不被吃光也会造成泡沫与泛滥。相对于其它平台的剑走偏锋,QQ音乐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为生态搭建增砖添瓦。相信随着几年的历练和运作经验,QQ音乐的生态本身也能实现"一超多强",一超就是基于海量曲库之上的造血,有更多的优质新人和优质新歌在QQ音乐的平台上腾空起舞,能够孕育出未来的"一超"才是最值得历史铭记的"一超";多强就是巅峰榜成为行内标杆,新歌新曲得到最有效的认知和传播;"无处不乐"能够全方位多渠道大覆盖面的渗透,让更多人到现场亲身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年度盛典能够成为业界狂欢,天王天后和新生代各得其所,独立和流行能够百花争艳,文艺和商业都有自己的美学和投射。腾讯系和QQ音乐已经在华语流行音乐的正版化上做出自己的表率,迎接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