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中,公维锋表示,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多坑,每一个创业者都要在探索中快速试错并及时调整跑道,否则将面临夭折的风险。对当前绝大多数的传统企业来讲,转型与互联网化迫在眉睫,而目前却普遍面临着三种状态:急功近利、不知所措、坐以待毙。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业,题目是:创业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和大家聊一聊这一年来我创业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看过,就是“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勾起了很多人辞职去旅游的梦想。还有一句话,“创业很火,我想去试试。”,这句话则点燃了无数创业者的激情和梦想。我就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提出了辞职去创业的。
创业的大坑
相信很多创业的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就是辞职之前,创业很酷。你可以很自由,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创业之后,很苦!为什么创业之前的想法和创业之后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呢?因为创业面临着很多的你看不见的“坑”。
讲成功,大家都喜欢听,听完都很振奋,你就会觉得创业真的很酷,想去试试。但是如果你知道创业的这些坑以后,我相信你会发现创业真的很苦。
先说媒体人创业遇到的第一个坑:办个自媒体、收收广告费。因为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媒体,去年自媒体特别火,我也想在这方面试试。大家都知道在自媒体上去发一篇软文那是很贵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一个月发上几篇,吃喝不愁,至少比上班好,还自由。实际上,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咱们很多自媒体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单可接了,我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当自媒体泛滥、用户被过度分散的时候,谁还会花这么高的价格去做自媒体的广告呢?越来越难。所以做内容创业的人一定要想清楚,内容创业有红利,但也有坑,去中心化的大趋势下,自媒体越来越多,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活着。
第二个坑:做做新媒体营销,赚点服务费。其实基于微信的新媒体营销已经做了两三年了,从效果到竞争,早已进入了红海,你再想去分一杯羹,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第三个坑,如果你没有创过业,摆在你面前的还有一个坑,那就是在商业和市场面前,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资源,其实都是一个小学生。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互联网的工具论与无用论
前几天,我和企业家学员吃饭。他说公老师,你很忙啊,相信三年后你就不忙了,我听了特别高兴,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三年以后我的企业就做大了,我就不用东奔西跑了呢。上周我们在大连搞活动,这周是中国互联网大会,今天晚上我要到深圳,还要去香港搞活动,真的是特别忙。后来我们又聊,发现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老师你现在很火,很忙,是因为你现在讲互联网,三年以后互联网就不火了,你就没有什么事可干了。
相信,有这种观点的不是少数,当前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无用论、工具论。我在互联网行业耕耘了十几年,看过了无数互联网企业的生生死死、起起伏伏。更看到了为数不少的互联网公司从被鄙视、质疑和嘲笑中,历经数年苦心经营、不断创新,最终走上了行业的主流市场、登上了纳斯达克、纽交所。所以,真正懂得互联网真谛和内涵的人,他们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始终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我们创办的这个媒体叫连接网www.newbelink.com,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领域的新商业媒体。其实走到哪儿,我都要跟大家讲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大家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个概念。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在未来,在新的技术下,互联网会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从研发设计、销售推广到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等诸多环节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效率、优化供给、增强企业竞争力。所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将对我们的商业模式、生产效率甚至客户关系、供应链管理产生重要的变革和创新。这其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多大,会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传统企业转型的三个状态
产业互联网有多大呢?到今天为止其实没有太权威的数据,我们认为这个数据是相对来讲比较合理的。据估算,在未来的十年里,产业互联网在全球大概有90万亿的机会,在中国大概有12万亿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一年大概有1万亿的机会,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我仍然觉得这个数字还可能是被低估了。
所以我们说过去二十年,如果说是消费互联网的黄金时代的话,那么未来二十年,一定是产业互联网的天下。
市场够大、机会很好,但是现实又是很残酷和矛盾的。就是很多人都希望借助互联网能够即刻腾飞,渴望自己能够涅槃重生,但是又不愿意壮士断腕,这是我们面临的特别突出而又现实的矛盾。
总结起来,传统企业转型和互联网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状态。
第一种,急功近利型。总想用上互联网以后,能够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互联网的内功不是一天就可以练成的。
第二种,不知所措型。很多传统企业听了我们的培训和分享以后,理解了互联网的价值和作用,特别想干,但是不知道怎么干。基础太差,完全没有任何抓手。
第三种,坐以待毙型。典型的就是互联网无用论者,听完无所谓,反正我现在活得还不错,还有生意,我就等着吧,坐以待毙。
互联网的机会大家从实践中可以看到,领先一步你可能就会持续领先。当然领先的太早,也可能会成为先烈。不管怎样,机会永远留给那些先行者们。创业是九死一生,这些领先的创业者或许最终未必能够成功,但是我相信至少他们已经行走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
创业者的情怀
产业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该怎么行动,有哪些机会留给我们?那些已经行走在成功大道的先行者们又是怎么把握住机会的呢?
首先,首先要做别人不敢做的。比如今天我们请到现场的嘉宾,易联合创始人轩长江。他做了一个很笨重的行业,给企业送桶装水。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他。那个时候我的公司刚开张,收到一个传单,一块钱赠送十桶水,网上下单。这几乎是天下掉馅饼的事,我们就用了,用了之后发现体验非常好。说实话,这是一个很笨重的行业,网上下单、配送到办公楼,不仅去年开拓市场的十桶水成本蛮高,整个服务环节也很重。一个初创企业能做到吗?但是他做到了。易联合现在为北京城2200个写字楼里的3万家用户提供服务。他的价值,不用我多说了。
第二,不想做的事。比如,餐饮O2O领域已经是一片大红海了,你争我抢,竞争惨烈。但是作为用户,我们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了吗?显然没有,比如午餐。有一个创业项目叫饭点,专门来解决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午餐的难题,采用拼桌的方式既经济、有效率,还能帮助餐馆增加收益。我体验了几次,非常不错。这次我们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发起的“连接网互联网百人午宴”就是和饭点联合发起的。
第三,就是别人不愿做的事。在创业热情高涨的当下,好机会早被抢光了,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别人不愿干的事。其实,往往在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机会,大家不妨从中“捡捡漏”。
做别人不敢做的、不想做、不愿做的事,不仅仅是机会和眼光的问题,还要有情怀。有一句话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套用这句话,创业没情怀,不如卖青菜。何况卖青菜现在也有情怀。没有情怀,创业你遇到困难就会回避和退缩,很难做到坚持。
如果说到情怀,连接网的情怀就是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借助我们的媒体、活动和社群,做一个价值的连接者,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服务平台。未来已来,连接无处不在。我们愿意为这个梦想和情怀去坚持和努力!
慢慢来、比较快
梦想都很诱人,我相信每个创业者都有梦想,但是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最迫切的就是活下去,这是创业者每一天都在考虑的一个艰难的问题。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无论前景多么诱人,故事多么华丽,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活下去、长起来,就像小树苗一样。创业者没办法着急,也没有办法不着急,怎么办呢,就想办法让自己活得更长久。
总结起来几句话,与创业者共勉。第一,慢慢来,比较快;第二,抬头看天、头看路;第三活下去、长起来;第四,好好干活,天天向上。
我们也是创业者,和大家一起努力、加油!